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上旅行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和汉子们的侠 [复制链接]

1#

在全国范围内,大概只有两个地方的男人是享有与生俱来的美誉的,分别是“山东大汉”和“康巴汉子”。前者因为身材魁梧、人品刚正不阿而得名,后者因为勇敢、浪漫而得名。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孕育了“山东大汉”的齐鲁大地,到底有什么文化特色,养育了这样一方可爱的人儿。

我们称山东省为“齐鲁大地”,是因为在古代,这里是齐国和鲁国所在的地方。而除了“齐鲁大地”这个颇有历史感的名称之外,它又被称为“孔孟之乡”,因为山东,不仅有历史感,还有厚重的文化沉淀,她是两代圣贤诞生的地方。

一直以来,齐鲁大地在南方人心中都是有着浓浓的北方味儿,是教育大省、文化大省,读书人勤奋而且有天赋,教师敬业而且水平高。

我第一次接触山东人,是我的几位山东老师,恰好都是男性。山东老师们倒是没有统一的一米九高个儿,不过个个都是国字脸,有那种合唱团里唱男中音的好男人的样子。

年长一些的很多会有好玩的山东口音,年轻点的普通话就非常标准,字正腔圆,让我们这些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的南方人好像瞬间去到了北方。听文科老师们讲诗词、政治,还能感受到正统齐鲁文化的力量,那种气质真的是和南方人略带委婉、文弱的气质完全不同。

他们不仅代表着很高的教育水平,他们还代表着北方文化,在中学时代教我们知识,给我们讲方言,逗我们笑,给我们讲北方有什么习俗,年味是怎样的,教我们做人应有的坦荡和担当…这些就是我对“山东大汉”最开始的印象。

小学课文《济南的秋天》里,老舍笔下的山东省会济南是这样的:“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有了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文,我们又如何不产生一些北方情结呢?

长大之后,我总以为自己应该去北方上个大学什么的。虽然最后没有如愿,但是缘分还是让我认识了好多山东男孩。山东男孩们的特点,就是都那么仗义,都那么的绅士,都那么的看重朋友,永远秒回信息,总在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为朋友两肋插刀。

我对山东大汉的好感那么深,以至于很容易就喜欢上山东男孩,认为他们身上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曾经也头脑发热,跑到北方去向一位山东男孩表白,结果男孩理性地告诉我,我应该回南方,考个公务员,孝顺父母,快乐一辈子。我听从了这个建议,但一直牵挂他的胃病,时不时想给他寄一些健康食品和明信片,而后来他断了所有联系,送了我一本书,《理智与感情》。

这就是山东男孩,毫不留情地拒绝了一个千里迢迢追随他的南方姑娘,没有回应感情,只回应理性的选择。

回到齐鲁大地文化,大概也就知道为什么了。北方和南方各有各的传统,北方的传统是“大传统”,他们重视考学、从政、前途、传承等理念,他们的建筑都是大气而庄严的宫殿。

而南方的传统是“小传统”,我们重视的是经济、时尚、小富即安等理念,我们的建筑都是婉转的亭台楼阁。

南北之间的差异其实非常大,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传统的北方男人,重视问题和我们不同。

生于南方的人,去游览齐鲁大地,更能解答这之间的差异,更加尊重这种不同的美好。

如果爬山泰山,除了领略到泰山的气势磅礴,更能感受齐鲁大地的那份稳重;

如果去走一走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就更能体会山东的文化沉淀、理解山东人对仕途的重视和学习天赋;

如果去济南的趵突泉看看,这个“天下第一泉”,也许就能体会那种源源不断充满力量的山东拼搏精神;

秋高气爽,大自然的调色盘已经就位,如果趁着秋天去一趟济南看那暖红的枫叶,就会更明白,这一方水土,不光养育着骄傲的山东人,还传承着深厚的自然和人文底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