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家里都有「止痛药」。
头痛了,来一颗!牙痛了,来一颗!胃痛了,也来一颗!
然而,武汉的朱先生,却因为在胃疼时吃了一片止痛药,医院。
止痛药不能止胃痛,还会让胃更受伤?
止痛药:有胃肠道副作用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止痛药,通常指「解热镇痛抗炎药」,医学上又称非甾体抗炎药。
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这类止痛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胃肠道不适」!
如果服药者患有胃病,很有可能就会引发胃出血。
这种损害通常体现在两方面:
这类止痛药在胃内酸性环境下会直接侵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从而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这类止痛药会抑制了体内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胃黏膜失去保护,让胃中的酸性消化液乘机侵袭胃壁,造成溃疡、糜烂甚至导致胃穿孔出血。
你痛的,真是「胃」吗?
不少人会将「腹痛」等同于「胃痛」。
但事实是,腹部疼痛除了有可能是胃有问题,也可能是胃部周围其他脏器,如肝脏、胆囊、胰腺等出现问题,具体情况包括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
服用止痛药后虽然暂时感觉疼痛缓解了,可实际上腹腔内的病变在进一步恶化,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也不利于医生观察病情、判断真实患病部位。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解热镇痛抗炎药不能治疗胃痛,还会直接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痛加剧,长期用会诱发和加重消化性溃疡。
所以,在胃痛的时候,切不可乱用「止痛药」,更不能在不能确定「腹痛」原因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止痛药。
本文整理自:抗之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