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独秀被捕后留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复制链接]

1#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年10月19日晚,上海“闸北区五警署临时特派保安大队一排,在北站特别戒严,以防不测”。北火车站一向是人头攒动,进进出出,磨踵擦肩,熙熙攘攘、乱哄哄,现在突然变得冷清森严,“秩序井然”。当日夜11时,由北站发往南京的客车徐徐出站,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他“面容清癯,唇蓄微髭,发已微斑,衣淡蓝色哔叽长衫,戴淡*色呢帽”。由于多年的劳累和近来体弱多病,看上去他的相貌大过了他的年龄。在他的周围坐着荷枪实弹的*警“守护”着他。车厢的门窗虽然都紧紧地关闭着,但还是怕他跳车逃跑。他却神态自若、毫不介意,随着列车行进时的摇晃,很快便睡着了。他就是国民**府久已悬赏3万元奖金要捉拿的要犯陈独秀。陈独秀陈独秀是被叛徒出卖才被捕的。当时有个叫费克勤的女人,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是共青团员,回国后与陈代青结婚,不久夫妻双双被国民*特务逮捕。国民*中央组织部*务调查科科长徐恩曾“对那个女的经过一度谈话,写了一张效忠保证书之后,立刻恢复了她的自由”。此后这个女人便专门侦察共产*员和反对国民*的进步人士。费克勤在莫斯科读书时有位女同学名叫张颖新,回国后与托派中央常委委员濮德志结婚。他们都不知道费克勤已堕落为特务,一天,张与费在马路上不期而遇,并热情相邀老同学来家玩。真是无巧不成书。费克勤来濮家的那天恰恰陈独秀也在濮家与友人李次山聚晤。费克勤一眼便认出了陈独秀。事后濮责问妻子:“为什么这样大意?”张满不在意地说:“她总不是坏人吧!”濮说:“就是好人也不应约她来。”第二天,濮夫妇搬家转移,不料特务已经盯上了他们的新居,并尾随濮后侦察他的行踪。年10月15日,正当托派中央常委在虹口区有恒路春阳里号举行会议时,公共租界工部局*治处及虹口区捕房中西探员持上海特区地方法院搜捕票前往搜捕。当场捕获谢少珊(亦名谢德磐,托派中央常委秘书)、王武(宋逢春)、王兆群(罗世藩)、张次南(彭述之)、濮一凡(濮德志)五人,抄获文件三箱一网篮。五个常委一个也没逃脱。托派中央书记陈独秀因患胃病待在家里,没出席这天的会议。谢少珊被捕后,立即供出了其他四人的真实姓名和*治身份,并表示“甘愿自首”,还能把陈独秀拘捕归案。的确,这时只有他一人知道陈独秀的住址,只有他能出卖陈独秀。同日下午7时,捕员带领谢少珊到岳州路永吉里11号楼上将陈独秀捕获。至16日夜12时,又有梁有光、王晓春、王子平、何阿芳、王鉴堂五人被捕。17日,又捕获了郭景豪(彭述之的弟弟彭道之),共计12人。除书记和五名常委外,其余有负责印刷托派刊物《火花》、《校内生活》的,有做学生工作的,还有两名嫌疑犯。中国托派本来就是个组织松散的小团体,经此次沉重之打击便一蹶不振。而谢少珊由于叛卖有功,领得了一笔巨额奖金,并无耻地改名为谢立功,以叛卖陈独秀得来的钱作资本大做生意,发了横财。17日晨,捕房将11人押解到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市公安局代表到庭要求引渡,陈独秀等一致反对引渡,无效。18日下午2时,市公安局提案审问,关防甚严,禁止任何人旁听。19日晚,由市公安局派出大批*警将陈独秀、彭述之等人押上汽车,驰往北火车站,解交首都卫戍司令部讯办。于是发生了本节开始所说的北火车站戒备森严的情况。年《晶报》报道了陈独秀在国民***部挥毫的消息陈独秀在这次被捕之前,已有过三次被捕。第一次是年6月11日,因在北京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号召民众反抗北洋*阀*府被捕的,坐牢98天。第二次(年10月4日)和第三次(年8月9日)都是被上海法租界当局逮捕的,这两次经过审讯,判决罚款、封闭革命刊物、销毁革命书籍而后获释,关押时间都不长。现在他第四次被捕,而且引渡给国民*府,将依据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起诉,这可非同小可。他的亲朋老友没有不为他牵肠挂肚的,他能保得住老命吗?会坐多少年牢?他那多病的身体熬得过吗?陈独秀却毫不在意,他无忧无惧,竟然在解京的夜车上“酣睡达旦,若平居之无事者然”。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处之泰然的从容态度,一时传为佳话,使人不禁想起他在年“二次革命”时被芜湖驻*首领捆绑起来要枪决时所说的话:“要枪决,就快点罢”。现在时过20多年,刀光剑影,腥风血雨,而他那威武不屈的精神却不曾受到丝毫的磨损,而且益发刚烈、老练。陈独秀、彭述之等被押到南京后,由国民*中央*部羁留在**部*法司监狱。10月25日,何应钦将陈独秀提至*部会客室。何与陈两人在20年代国民革命时期,虽然所信仰的主义不同,但对反对北洋*阀的这一大方向是一致的。那时他俩没有过多的直接交往,但也并不陌生。现在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部部长,一个是阶下囚,这使两个人的会面具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陈独秀称之为“半谈话半审问”式的。当何问到湘赣等省所发生的暴动事,陈说他与此事“毫无关系”;谈到抗日问题时,陈说“仍须联俄方为有利”。会见结束后,发生了一幕为*官们所意想不到的向陈独秀“索书纪念”的活动,其热烈踊跃之情景犹如现在青年人包围歌星、影星请求签名一般。年1月7日,陈独秀在给高语罕的妻子灵均的信里写道:弟在*部受何应钦半谈话、半审问后,许多青年*人纷纷持笔墨和数寸长之小纸条,索书纪念,情意殷殷(充满同情心,毫无敌视表示)令人欣慰,四面包围(长官不能禁止),弟真应接不暇。幸而墨尽,才得解围。年《晶报》报道了陈独秀在国民***部挥毫的消息陈独秀给这些青年*人写了些什么呢?据年11月9日《晶报》载:“陈欣然书数纸。其第一纸即书‘三*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十二字(如铜版)。尚有一纸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有一纸则用岳飞句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当然还会有第四、五纸,总不至于三个人能形成“包围”,写三纸而“墨尽”罢,那些未经披露的墨宝现在已很难寻觅了。许多青年*人向陈独秀求字是仰慕他昔日的风采,真是为了留作纪念,还是求得他的墨宝为了日后待价而沽,这无须深究,也许两者兼而有之。至于陈独秀之所以欣然挥毫,他的目的显然是借题字直抒胸臆,在**部大书“匹夫不可夺志也”,是明白无误地向国民*表示他是绝不会低头屈服的。*法司长王某说陈独秀在拘留所“每日阅读*义书籍”,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门面话。而不准与外界通信,“外来访客及新闻工作者,一概不准接见”,却倒是真实的。这时陈独秀的“志”是什么?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什么而“忧”?读者看下文他的自撰《辩诉状》便可明了,这里不作叙述。说到陈独秀的字,他一生为亲朋好友以及青年人写过许多字,能幸存到今天的可谓凤毛麟角。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为了保存陈独秀在狱中给他写的一副对子:“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多次转移地点,秘密珍藏,才幸免于难。寻常百姓有陈独秀手迹的,在十年内乱中大多是一烧了之,能斩头去尾(落款)留其残骸的就算是勇敢的人了。陈独秀在国民*狱中为刘海粟写的对联**部里那些年轻的*人向陈独秀求字的目的,无论是为了留作纪念,或是为了卖钱,恐怕哪一个目的也没有达到。陈独秀被捕后,由于多方营救和反对对他进行*法审判,因此,10月22日,蒋介石同意将陈案“移交法院公开审判”。陈独秀离开**部便被关进了南京高等法院看守所的一间小屋。小屋的“地板比门外廊檐下的砖面还要低,走起路来,……全屋都得震动,肮脏的洋式窗子安得特别高,……得到光线的一边还没有一本书的宽处”。房间的左边靠墙有张木床,床前“摆着一张老旧老旧的籐椅子”,这是独秀用的部分。靠墙的另一边还有一个木板铺,是彭述之睡的。陈独秀“谈话的神情一如往昔:……看东西望里钉的极锐的目光带着向前勾一点,谈话时眼睛爱向上看,忽尔闭,忽尔睁的。他的一付眼睛,最能代表他的为人:钉则表示他看重事实,仰则是不断的回向他的理想,一睁一闭显着他遇事有决心。……他如今穿着一件灰色的哔叽呢的夹袍,旧得只剩沿边一带还保持本来的较深的颜色,其余的部分都褪得成皮蛋壳的颜色了;又瘦得满面菜色,八字须儿;当他伴我们闲步到外廊檐下时,还有点摇摇摆摆”。年陈独秀在国民*狱中陈独秀在这间昏暗的小屋里住了一年多,当他被终审判决后,便关进了老虎桥监狱。选自任建树《陈独秀大传》。《陈独秀大传》任建树著定价:88.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9

延伸阅读

《陈独秀与近代中国》任建树著定价:52.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1《陈独秀南京狱中资料汇编》奚金芳伍玲玲主编定价:.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4《陈独秀著作选编》陈独秀著任建树主编定价:.00元上海人民出版社丨.9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