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席医官小说连载93 [复制链接]

1#

作者介绍

谢荣鹏,起点中文网笔名:银河九天,男,八二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大学时开始写网路小说,至今已创作近八百万字,其中《天生不凡》在年互联网点击破千万,单章最高订阅过万;小说《原始动力》获作协举办的“网路文学十年盘点”最终大奖;小说《疯狂的硬碟》入选起点中文网“八周年经典作品”;小说《黑客江湖——疯狂的硬碟》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严重警告

进到农业局的会议室,按照座次入座,方明县农委主任兰小利热情洋溢地说道:“现在,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尊敬的曾主任为我们传达市领导的重要指示。”

话音刚落,会议室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县府办主任苟志宏带头鼓掌,并且扫视会场,看有没有不长眼的人。让苟志宏这么一搞,会场的掌声便是经久不息,鼓了一波又一波。

掌声稍歇,曾毅压了压手,道:“其实今天来到方明县,并没有带任何的指示,只是来了解一些情况的。”

坐在曾毅旁边的兰小利就滞了一下,了解情况来的?这是什么情况啊!一般领导要了解情况,都会把下边的人叫过去亲自询问,今天曾主任从市里杀到方明县,怕不是来者不善吧?

苟志宏的心也是立刻悬了起来,我的娘咧,县农委的人又闯什么祸了!

兰小利挤着笑容硬着头皮问道:“曾主任,不知道您要了解什么情况?”

“据了解,万水乡的大蒜马上就要进入收获期了,可市农委最近却收到全国各地很多蒜商的反映,说是今年在万水乡收不到蒜。”曾毅看着兰小利,道:“这个事情非常反常,不知道方明县的有关部门是否掌握到一些情况。”

兰小利一听,倒是松了口气,原来是为这事啊,他道:“曾主任,万水乡的大蒜眼下确实要进入收获期了,目前全国各地的蒜商也陆续来到万水乡洽谈大蒜的收购事宜,只是收不到蒜的情况,我本人还没有了解到。”说到这里,兰小利环视会场,道:“最近大家谁有收到这个情况的反映?”

会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

曾毅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大概就有数了。万水乡几乎已经到了人人炒蒜的地步,作为主管农业的基层部门,县农委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现在这个情况,要么是这些人尸位素餐,根本懒得去下面了解情况;要么就是多多少少都介入到了万水乡炒蒜之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是人就都有逐利的心里,尤其是短期暴利,更能让人为之疯狂,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需把钱拿出去打个转,转眼就能收获几倍的利润,面对这种好事,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克制得住。

没有大规模资本的介入,万水乡的蒜很难炒得起来,而最先也是最敢于往里面投钱的,往往都是那些觉得自己有点根基有点能量,能够掌控局面,比较熟悉这一行,不至于让自己的钱打了水漂的人。县农委的人,刚好就符合这一点。

苟志宏一看没人答复曾毅,就有点着急了。他对于炒蒜的事也是早有耳闻,甚至私下里,还有很多人曾经鼓动苟志宏也拿点钱去炒蒜。看身边有人炒蒜一个个赚了钱,苟志宏也确实动过心思。不过最后因为胆子太小而放弃了。那些跑来鼓动苟志宏炒蒜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县农委和县农业局的这帮人,可这帮人眼下都说不了解万水乡的情况,这分明就是睁眼说瞎话。你们说瞎话不要紧,可曾毅今天既然是主动过来了解这个情况的,你们就拿不知情来应付,那怎么可能会过关呢!

苟志宏是亲身领教过曾毅的厉害,他急忙出来打着圆场,道:“既然蒜商们到市农委去反映情况,肯定就不是无事生非,这件事必须高度重视,要及时了解清楚,看里面是不是存在什么别的情况。”

曾毅微微一颔首,直接接过苟志宏的话茬,道:“既然县农委的同志不了解情况,那就把万水乡农委的同志,以及万水乡蒜业协会的负责人请来谈谈吧!我就在这里等!”

兰小利就傻眼了,没想到曾毅还有这一招,竟然赖在县农委不走了。兰小利也觉得其他人有些傻,一点机灵劲都没有。曾毅今天亲自过来,必然就已经是了解到一些情况了,你们竟然齐齐表示不知,这到底是在打曾毅的脸呢,还是打自己的脸?

等会万水乡的人来了,看如何收场!如果万水乡的人如实反映了情况,那就是县农委的集体失职失察,一顿批评是免不了;就算万水乡的人不讲,到时候曾主任把所有人一起拉到田间地头去,那时候大家将如何自处啊!你就算能堵得住所有人的嘴,但肯定堵不住蒜商的嘴!

蠢货!哪怕有一个人出来随便瞎编两句也行啊!兰小利心里骂了两句,但也没有辙了,只好让人去发通知,让万水乡的人立刻到县里来一趟。

坐在会议室喝了半小时的茶,万水乡的人就来了,按照曾毅的吩咐,一共来了两个人:一位就是万水乡的农委主任周世民,五十多岁,一头花白的头发,皮肤黝黑,和曾毅握手的时候,露出两手的茧子,估计是经常下地干活的缘故;而另外一位,就是万水乡蒜业协会的理事长,叫做史志勇,四十来岁,大腹便便,一根细细的皮腰带几乎要勒不住裤子,见人一幅弥勒佛般的笑容,一看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让这两人坐下,兰小利道:“是这样的,市农委最近接到一些蒜商的反映,说是今年在万水乡收不到蒜。曾主任非常关心此事,特意来到我们方明县来了解情况,你们两个把知道的情况都讲一讲吧!”

苟志宏端起个茶杯坐在那里,他倒想听听这两人能讲出什么来,在新蒜收获期,蒜商却收不到蒜,这情况完全就是反常的。

史志勇人还没开口,笑声先起,他笑咪咪地看着曾毅,道:“首先感谢曾主任对于我们万水乡大蒜产业的关心和重视,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其次,关于蒜商反映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是不属实的。根据这些年的经验来判断,今年万水乡的大蒜应该属于是丰年,在大增产的前提下,怎么可能会收不到蒜呢?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因供求关系紧张,我们万水乡的大蒜价格确实是有所上涨,可能有些超出了蒜商的收购预期,他们有所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相信随着新蒜的陆续收获,供求关系会得到改善,蒜价也会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

曾毅心中冷笑,什么供求紧张,根本就是睁着眼说瞎话,这万水乡的冷库都快爆仓了,竟然还说供求紧张。

周世民张开嘴,大概是想反驳史志勇两句,不过最后一犹豫,还是什么都没有讲,而是坐在那里闷闷地吸烟。

“真的只是供求紧张这么简单?”曾毅倒是没有为难周世民,而是紧紧盯着史志勇。

史志勇拍着胸脯,道:“曾主任面前,我岂敢说瞎话。”

曾毅没有跟史志勇辩解,而是拉开手包,从里面掏出那份《中化日报》,道:“这上面有一篇关于万水乡大蒜的报道,不知道在座诸位看到没有?”

除了史志勇之外,在座的人都变了一下脸色,他们终于知道曾毅今天为什么会过来了,原来是因为这篇报道啊。

兰小利还没想到怎么回复曾毅,史志勇又开了口,笑道:“曾主任,这篇报道我看过了,这对我们万水乡的大蒜种植产业来讲,绝对是大大的好事。”

“是啊,有了这个大蒜素的项目,那蒜农的收入今后就有保障了。”兰小利跟着附和,讲了一句四平八稳的话。

曾毅似笑非笑地看着兰小利,眼睛的余光却是不着痕迹地盯着史志勇,道:“不过,据我了解,市里目前并没有收到关于这个项目的任何材料。”

史志勇这次变了脸,眼底的慌张一闪而过,然后又是笑眯眯地道:“我看过报道,上面并没有说项目是落在我们中化市,不过我想只要项目是落在省内,我们万水乡都可以算是近水楼台,乡里的种植户,现在都盼着这个项目能早日确定呢!”

曾毅从史志勇那一刹那间的神色变化,就基本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判断,他侧脸看着史志勇,问道:“事关万水乡大蒜种植产业的前景,这件事要认真去证实!”

史志勇点着头,道:“曾主任说的是,我们蒜业协会将积极跟进此事。”

“就算项目确定下来,从建设到投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希望县乡两级农委,以及蒜业协会要引导种植户做好出售工作,不可因此捂蒜惜售,耽搁当季的收成!”曾毅看着兰小利,道:“听说生产大蒜素,必须使用当季的新蒜!”

“这……这是真的吗?”兰小利大吃了一惊,竟然还有这个说法吗,他急忙侧脸去向史志勇求证,却发现史志勇也是两眼茫然,显然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事。

一旁的苟志宏是旁观者清,加上他早就领教过曾毅的厉害,因此看了个分明,心道这一群傻瓜,你们的那点水平,在人家曾主任面前根本就是班门弄斧,什么大蒜素必须使用当季蒜,这怕是拿来诓你们的,一句话就吓得你们全都慌了神、露了底。

苟志宏心里叹了口气,这位曾主任绝不是一般的人物啊,人家怕是早就对万水乡的情况了如指掌了,只是不愿意拆穿罢了,现在就是对你们发出了警告,如果你们再这样继续肆无忌惮地搞下去,市里有的是办法让你们原形毕露!

多管闲事

会议结束,曾毅也不停留,直接就准备离开。

苟志宏此时热情挽留,道:“曾主任百忙之中拔冗来到方明县了解情况,这是对我们方明县的莫大关怀和支持,无论如何,都请留下来吃顿饭再走吧!如果就让您这么走了,高县长会批评我的。”

“下次吧!”曾毅摆手看了看表,道:“市里还有个会议,我得赶回去参加。”

苟志宏就不好再挽留了,说了几句客气的话,连同县农委的人一起把曾毅送走。

看着曾毅的车子离开,现场的人都松了口气,兰小利对苟志宏道:“志宏主任再坐一会吧,晚饭就在农委用吧。”

苟志宏也是摆摆手,道:“不了,我还得回去向高县长汇报一声,免得让高县长再白跑一趟!”说完,苟志宏也不跟兰小利等人客气,转身登车离开,他得回去把今天的事向县长高纪达汇报一下,并且赶紧通知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千万不能再炒大蒜了,现在手上有囤货的,也必须马上抛掉。

苟志宏今天看得明白,曾毅句句都是有所指的,怕是《中化日报》上的那篇报道,根本都是杜撰的,这些人的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敢在市报上刊登假新闻,也不怕事情曝光后把市里也拖下水。

再者,曾毅那是什么人,今天已经过来发出警告,如果万水乡的炒蒜就此收敛,或许还能相安无事,可从史志勇的态度看,这帮人是铁了心打算继续往下炒了,如此下去,势必要引来曾毅的干预。那曾毅的手段岂是一般人能预料到的?一出手就要你命!这是苟志宏的亲身经验!

回市里的路上,司机老张看曾毅脸色不好,就知道曾毅今天方明县农委之行怕是没有收获,所以也不问东问西,只顾闷头开车。

曾毅对于今天的调查结果自然是很不满意,兰小利和史志勇一伙人明显就是在糊弄自己,但曾毅对此也是早有预料,对于万水乡炒作大蒜的事情,曾毅只能旁敲侧击、或者是迂回地进行干涉,而不能直接干预。因为不管是炒作、还是囤货,这毕竟是市场化的手段,*府是不好进行直接干涉的,只能是通过间接的手段,促使市场回归正常,化解可以预见到的风险。

“曾主任,后面有车在跟着我们!”司机老张突然向曾毅发出警告。

曾毅也没有回头,而是调整角度,从后视镜看了看,发现果然有一辆车紧紧跟在自己这辆车的后面。

“车速放慢!”曾毅向司机老张吩咐了一句。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放慢车速,如果对方也跟着放慢速度,那就肯定是跟随了。

司机老张放慢速度之后,后面那辆车果然也跟着放慢速度。不过半分钟之后,那辆车却突然加速,然后快速地超过了曾毅的车子,在前面两百米处停在了路边。车上下来一个人,站在路边伸出手,示意曾毅停车。

“好像是万水乡农委的周世民!”司机老张已经看清楚了那人的模样。

曾毅有些意外,今天的会议上,周世民可是一言不发,现在却驱车追赶自己,想必是有什么话要对自己讲吧。曾毅就吩咐司机老张停车,把车子停在了周世民座驾的后面。

“曾主任,您好!”周世民小快步来到曾毅的车窗跟前,低头探着,道:“这么冒昧地打搅您,希望您不要生气。”

“世民同志这是月下追韩信吗?”曾毅完全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开了个玩笑,然后推开车门走下车,笑呵呵地看着周世民。

周世民搓了搓手,道:“曾主任,关于万水乡大蒜的事情,我还有一些情况要向您反映。”

曾毅笑了笑,道:“是全民炒蒜的事情吧?”

周世民有些诧异,道:“曾主任都……都知道了?”

“知道一些!”曾毅微微颔首,和周世民往路边站了站,看着路边的农田,道:“万水乡的冷库里,到底存了多少大蒜?”

周世民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曾毅对这事确实了解很深,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冷库里有多少存量,如果存量不多,就算有人炒蒜,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反之,那就是很大的麻烦了。

“按照万水乡每年的大蒜产量来计算,冷库里至少有两年,也就是四季的产量!”周世民向曾毅说了一个数字。

曾毅心中叹了声气,这个数字跟自己的预计基本吻合,万水乡是东江省有名的种蒜大乡,每年产量十分惊人,如果冷库里积压了两年的大蒜,那问题就很严重了,就算找到很大的下家,也无法一下消化这么大的存库,万水乡大蒜崩盘怕是在所难免了。

“数字确实吗?”曾毅问到。

周世民没有丝毫的犹豫,道:“只多不少!”

“既然早就知道里面的风险,为什么不早点向上级反映?”曾毅再次问到,因为市农委从来都没有收到类似的报告,要不是自己下乡调研,怕是永远都不会发现这个状况。

周世民摇了摇头,道:“刚开始,我也向上级反映过,可是蒜价没有下跌,反而越涨越高,上级认为我是在杞人忧天,就没有重视,反而还批评了我。等后来问题真的严重了,我就没有办法再去反映了,一是为时已晚;二是炒蒜牵连到了太多的人,如果上级介入的话,蒜价必然大跌,很多人一辈子的血汗钱可能都要因此赔个精光。我……我也只好睁眼做个糊涂人,任由他们去折腾了……”

曾毅很能理解周世民的这种想法,万水乡有那么多的人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去炒蒜,如果蒜价真的大跌,那么这些人的积蓄就会化为泡影。周世民无力改变现状,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只盼着蒜价永远不崩盘。可眼下的情况,已经到了连糊涂蛋都做不下去地步了,万水乡的冷库再能装,也总有个限度,现在就到了爆仓的临界点。

“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找我说这些事?”曾毅看向周世民,你自己都知道无力回天了,现在跑来向我反映又有什么用,我曾毅也不是神仙。

周世民就楞在了那里,半天没有讲话。他也说不清楚自己今天为什么会如此冲动,内心纠结了半天,周世民认为是曾毅在秸秆焚烧事件上的处理方法吧!以前只要有秸秆焚烧的情况,上级就命令严厉禁止。周世民带着人四处禁止,却往往都疲于奔命。曾毅找来了火电厂收购秸秆,又出台了几项扶持*策,更给了进行秸秆粉碎还田农民以补贴。这些*策,让做了一辈子农民,又跟农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周世民都感到惊讶。但是,他从中能感觉到曾毅是个真正懂得农民农业,又愿意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好领导。

“我相信曾主任!”周世民最后说了这么一句,五十几岁的庄稼汉子,不可能肉麻地去讲那么多奉承的话。

曾毅看着远处的农田叹了口气,道:“万水乡的炒蒜到底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周世民道:“我自己家里就种蒜,还是种蒜专业户。虽然我在家里三令五申不允许炒蒜,可我的两个儿子都背着我,借了钱去炒蒜。”说起这个,周世民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曾毅的眉头就深锁了几分,疯狂到借钱都要去炒蒜,这已经完全被暴利冲昏了头脑,面对这种情况,自己更难处理啊,不干预是自然崩盘,干预了则是立刻崩盘。虽然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既然你要追求暴利,那就得承担其中的风险,但如果是这么惨重的代价,曾毅还是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去年行情就有些维持不住了,往年新蒜收获的时候,蒜价是最低的,平时蒜价比较高,可去年很反常,在收获间隔期内蒜价却开始往下走,从两块四五一直跌到八九毛钱,史志勇这些囤蒜大户一边喊着蒜价还会涨回去,一边已经暗地里在偷偷出货了,可惜间隔期内蒜的需求少,没出多少货,反而把价格给砸低了。”周世民继续向曾毅说着,道:“这样下去,大家全都得死,一个都跑不掉,万水乡几个囤蒜的大户商量之后达成一致,要趁着新蒜收获期全国蒜商云集之际,再次把蒜价拉起来,鼓动蒜农惜售,却把自己手里的货清掉。”

就算周世民不讲,曾毅也已经想到这个可能了。这个时候把价格拉高,不仅仅是给蒜农一个错觉,也是给蒜商一个错觉,大家都会觉得蒜价还会再涨,于是蒜农惜售,蒜商拼命吃货。

等史志勇这些人把手里的货出得差不多,那么倒霉的就是蒜农了,他们会眼睁睁看着手里的蒜从宝贝变得一文不值,蒜商们甚至会赔得倾家荡产。蒜商收购能力下降,还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内的大蒜收购,吃亏的还是蒜农。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知道了!”曾毅没有给周世民一个肯定的答复,但也没有置之不理,曾毅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炒作是市场化的手段,你很难以行*力量去进行干涉,但炒作和炒作的性质,甚至炒作的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炒作,炒*金曾毅就懒得去管,因为*金的价格就算涨到天上去,也跟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说到底,它不是个必需品,而大蒜之类的东西则不同,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调味品,大蒜涨价,就意味着很多人要从原本就不多的收入里面,拿出更多的生活成本。

平时看电视报纸,也会有很多诸如“奔驰轿车大减三十万”、“阿玛尼打五折”之类的消息,可这些跟老百姓关系并不大,普通老百姓每天要盘算的,则是“菜是不是涨价了”、“蛋好像又贵了”、甚至连以前常去的大澡堂子,现在洗澡的价格都翻番了。奢侈品降价的同时,普通消费品却在涨价,这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劫贫济富,这意味着穷人要交更多的税,而富人却省了一大笔开支。在一定程度上,这甚至还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所以不管是中外各国,都会严格控制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人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吃喝却是绝对离不了的,生活基本物品的价格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在路边听完周世民的汇报,曾毅就返回了市里。进城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忙了一天还没顾上吃饭,司机老张主动邀请曾毅到自家的面馆去吃面,曾毅也懒得再去找吃饭的地方了,就接受了老张的邀请。

老张家的面馆很小,就开在小区的门口,总共十多个平方的面积,除去厨房,也就只能摆下四张桌子了。此时饭点没过,吃饭的人很多,里面已经完全没有位子了。老张一看,急得满头是汗,自己把领导请来吃饭,却没有位子,这算怎么回事啊。

老张的媳妇正忙着端面算账,看到老张领来一个客人,只当是老张新认识的朋友,便道:“里面没位置了,要不在外面支张桌子吧!”

老张也没辙了,回头看着曾毅,脸上全是歉意。

“那就在外面吧,透气!”曾毅笑了笑,他确实有点饿了,现在赶紧填饱肚子才是正事,总不能再跑别的地方去吧。

老张看曾毅没有意见,哪敢迟疑,赶紧从屋子里的角落搬出一张收好的折叠桌,很麻利地摆在路边,然后搬来椅子,还把桌子仔细擦了一遍,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平时没这么多客人。”

“客人多了是好事啊!”曾毅呵呵笑着,往那里一坐,顺手还招呼老张也坐,道:“今天辛苦你了,跟着我跑了一天,到现在水都没喝一口。”

“那都是应该的,肯定没有曾主任辛苦!”老张说着,又到里面给曾毅拿出冰镇的饮料和两盘凉拌的小菜。

等面的工夫,又来了两位客人,也没地方坐,就跟曾毅和老张挤在了一桌,曾毅倒是没什么,老张却是很不自在,平时最怕店里没客人,今天却只嫌客人多。

面很快端了出来,是中化市很常见的海鲜面,老张特意嘱咐过了,面里加了很多料,上面的海鲜堆得很实在。

“曾主任,有些简单,别嫌弃!”老张拆开一双筷子递给曾毅,道:“不过我爱人的手艺还过得去,您尝尝看。”

曾毅已经饿得呱呱叫了,接过筷子就扒了一口面,然后又夹起一块凉菜,道:“味道好得很,你也快吃吧!”

老张看曾毅吃得痛快,完全不介意自己面馆的简陋,这才松了口气,端起碗也呼呼地吸起了面条。

一碗面快吃完,远处响起喇叭声:“把外面的桌子收了,赶紧收了!”

曾毅直道倒霉,这一听就是城管来了。老张更是脸都黑了,好心好意请曾主任吃顿饭,怎么谁都不给脸呢。

老张媳妇听到声音从里面跑出来,道:“老张,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收桌子!”说着,老张媳妇只对另外两位客人道歉,道:“不好意思,麻烦两位先到屋里去吃。”

屋里要是有座位,大家也就不用坐外面了,曾毅很无奈地端起碗,呼呼把剩下的一口面吃掉,然后帮忙把凳子搬到了屋里,而剩下的两位客人,只好郁闷地站在那里黑着脸扒面。

好在城管只是用喇叭喊了一声,也没有下车,而是开着车缓缓地驶走了。中化市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所以财*比较宽裕,这要是换了在南江,免不了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了。

曾毅有些哭笑不得,这顿饭吃得真是离谱啊。他把凳子放下,便对老张道:“我已经吃好了,这面不错,吃完胃都觉着舒服啊,谢谢你的款待。”

老张直抱歉,道:“曾主任,真是不好意思。”

“见外了,这面真的挺好,等有时间了,我还要过来再吃一次!”曾毅笑着宽慰两句,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可以下班休息了,我也要回去洗个澡。”

“我送曾主任回去!”老张的面还剩了半碗,也顾不得吃了。

“不用,不用!”曾毅拦住老张,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要散散步,你就不用管了!”说完,曾毅也不等老张再纠缠,就迈步走了出去,左右一辨方向,就朝左边走了过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之中。

“刚才那人是谁?”老张媳妇此时问了一句。

“那是我们农委的主任,市领导!”老张道了一句,只怪自己爱人没眼色。

老张媳妇有点意外,不过又不屑道:“这么年轻,不会是假的吧?我可告诉你,咱们这是小本买卖,别总是带人来店里白吃白喝。”

老张还想解释一下,最后选择了闭嘴,让曾主任吃了这么一顿饭,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得好。

回到家里喝了杯水,刚刚喘了口气,徐力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老板,你交代的事情有眉目了。”

“说说看!”曾毅又打起了精神。

徐力道:“门板上的那两个图案经过辨认,确认是狗和老鼠,这是示威性的报复!”

曾毅愕然,狗和老鼠,这不是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嘛,曾毅第一个念头,就想起了李介桐,当时自己拉来火电厂收购秸秆,可不就是插手管了李介桐的事吗?

最坏打算

不过转念一想,曾毅又觉得把李介桐想得太不堪了,堂堂的一个副市长被薄了面子,他就算是非常生气,也不至于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再者,市长要对付自己的下属,有的是各种手段,何必舍近求远呢!或者,很可能还高估了李介桐呢,李介桐就是个眼高手低的人,能说不能做,他生气,也未必有报复的胆量。

曾毅就把李介桐给排除了,至于覃金*,也被曾毅给排除了,覃金*自从上次开完会,就老实了很多,最后就剩下方明县的高纪达,曾毅想了想,也觉得不太可能,高纪达确实有动机,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事情发生在中化市,这可不是高纪达能够一手掌控的地盘。退一万步说,他们这样对付自己,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又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除了有可能让他们身败名裂变成笑话外,曾毅觉得他们一点好处都占不到。没有好处的事,谁去做呢!

这样一想,曾毅就有些纳闷了,既然不是同僚做的,那么会是谁呢,自己在中化市可没有得罪过别的人啊!

徐力此时接着道:“老板,我怀疑是那天夜市上碰到的小偷,他们很可能还有同伙!”

曾毅顿时恍然,这倒是非常有可能的。当时自己走得急,也没有确认现场是否还有小偷的同伙,这确实是大意了。很有可能是被小偷的同伙给尾随了,或者记下了自己的车牌之类,然后慢慢找上门的。

“抓到的那个小偷呢?”曾毅问到,是不是小偷的同伙干的,只要把小偷提出来审一审就明白了。

徐力道:“我查了,那个家伙已经被放了!”

曾毅就有些吃惊。这个结果让他非常意外,那个小偷行窃被抓了现形之后,竟然直接拔刀行凶。对于这种凶残之徒,怎么可以轻易放掉呢,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纵贼行凶啊!如果当时抓贼的不是徐力,而是换了别的普通百姓,那么现在倒霉的可能就是抓贼的人了。

杜若和陈龙都是警察,曾毅对这一行很清楚。如果是一般的小偷小摸,警察抓了确实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性质不恶劣,只能是拘留之后再释放;可对于那天夜市上的凶徒,则必须要进行严惩,否则很可能会酿成更大的后果。

徐力此时道:“来到中化一段时间了,我发现中化市警察力量很是偏软,市里的小偷非常猖獗,这个月我顺手牵羊,都已经抓到三个了。”

曾毅就皱起了眉头,之前他对市局局长蒋宏的印象还不错,现在听徐力这么一讲,他才觉得这个蒋宏不太称职,警察队伍的首要职责在于打击犯罪,这就要求警察队伍必须极强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软塌塌的人根本就不适合掌管警察队伍。

“另外,农委被盗的案子,局里事后根本没人跟进!”徐力又道,他自己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案子局里根本没去办。

曾毅心里一想就明白了,蒋宏很可能是怕查到不该查的人头上,这种性格实在是窝囊。如果换了是曾毅,就会一直往下查,如果是小偷小摸做的,那当然最好,就算查到不该查的头上,那也不用怕,先将把柄拿到手再说。

“这个案子你不用再跟了!”曾毅就吩咐着徐力,现在徐力还不适合冒头,他道:“只要那个贼不离开中化,就还有再次落网的时候。”

徐力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道:“我会盯着的!”

挂了电话,曾毅有些郁闷,堂堂的市农委办公大楼,都会被小偷们打砸,这中化市的治安状况还真是令人担忧啊,也不知道蒋宏这公安局长是怎么当的!

第二天,曾毅接到了肖江波的电话,道:“曾主任,我已经打听过了,省内的医药企业都没有上马大蒜素的打算。”

“消息确实?”曾毅笑着问到,“真的没有企业投资生产大蒜素?”

肖江波给了曾毅很肯定的答复,道:“不把情况弄确实了,我也不敢对你讲啊。至少东江省的医药企业,是没有这个打算的,这一点我敢保证。”

曾毅就道:“谢谢肖兄了,你这个消息对我很重要。”

肖江波很好奇,道:“曾主任那里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或者是知道有人准备搞大蒜素了?”

曾毅笑了笑,道:“如果真有消息的话,我岂能不告诉肖兄?”

肖江波就笑了起来,道:“我也就随口一问!有事的话,曾主任尽管开口吩咐一声就是了,大忙帮不到,跑腿之类的小忙我肯定能够胜任。”

“肖兄言重了,不带这样开玩笑的!”曾毅呵呵笑着,道:“有时间去云海的话,我联系你!”

“随时欢迎啊!”肖江波很是痛快,道:“我也很长时间没向曾主任请益了呢!”自从通过曾毅和梁滨副部长建立上关系,江波医药是好事连连,肖江波可不敢忘了自己的这位大贵人。

“那就这样说定了,等下次去云海的时候,我去叨扰肖兄!”曾毅哈哈笑着,应承下这件事。电话里又聊了几句,等挂了电话,曾毅眉心紧锁,看来自己猜测得不错,《中化日报》那篇报道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是那帮炒蒜的人拿出来托市的。想了想,曾毅拿起电话拨给张卫正的秘书,道:“刘秘书你好,张市长今天什么时候有空?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向张市长汇报。”

刘秘书没敢直接答复曾毅,道:“这样吧,我去核实一下张市长今天的安排,然后给再曾主任您回个电话?”

曾毅也没为难刘秘书,道:“好的,那就麻烦你了!”曾毅心里很清楚,刘秘书这个秘书,岂能对自己老板当天的日程都不清楚,这应该是要向张卫正请示一番。

好在没有等多长时间。刘秘书就把电话打了回来,道:“曾主任,张市长现在就有空,请您过来一趟!”

“好的,我现在就过去,谢谢刘秘书!”曾毅道了声谢挂掉电话,就拿起公事包往外走。

司机老张已经等在了外面,看到曾毅出来,就帮曾毅拉开车门。等曾毅上车的时候,老张还道:“曾主任,昨天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没有把您招待好。”

曾毅呵呵一笑,道:“你看你,我都把这事忘了,你怎么还记在心上呢。真没事,虽然吃得匆忙了一些,但面的味道确实好,我很喜欢吃!”

老张这才彻底放心,帮曾毅合上车门。然后在车前绕了一圈,快速跳进驾驶室,点火倒车,朝外面驶了去。

到了市*府,很顺利就见到了张卫正。张卫正一手夹着烟,正在埋头构思什么东西,看到曾毅进来,还跟往常一样,一指面前的椅子,道:“曾毅同志来了,坐吧,小刘去给曾主任沏杯茶!”

刘秘书有些意外,沏茶是自己的本分,所以张市长可是很少特意叮嘱的,他赶紧应了一声,就去给曾毅沏茶去了。

“你来得正好!”张卫正索性放下手头上的事,坐起身子看着曾毅,道:“农委起草的那份秸秆处理办法实施细则,非常好!省领导看过之后也很满意,特意再次表扬了我们中化市!”

曾毅笑了笑,道:“今后我们农委会更有工作的动力和激情!”换了以前,曾毅肯定会谦虚地客套一番,说这主要是市里领导有方,可现在曾毅已经打定主意把中化市的“公敌”做到底了,所以这客套话都免了。

张卫正微微颔首,半天没有讲话,却突然身子前倾,把手里的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道:“曾毅同志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天过来,又有什么情况要反映?”

在秸秆焚烧的事情上,张卫正确实看到了曾毅的能力和水平,比李介桐高了不止一筹,尤其是曾毅的实施细则拿出来后,简直是无可挑剔。特别是给予秸秆粉碎还田农户补贴那一块,曾毅把账算得太精了,包括中化市目前有多少可用耕地,其中种植经济作物有多少亩,种植粮食作物有多少亩,种植蔬菜又有多少亩,在这些种植面积内,有多少比例是有秸秆需要粉碎的,有那些作物的秸秆是不需要粉碎,这样一算,其实中化市每年也并不需要拿出很多钱。当时李介桐一看提议就着急反对,实在是愚蠢无比,他这个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干了两年,对于本市的农业状况还没有曾毅这个新来的农委主任熟悉呢。另外,曾毅还在实施细则里,给出了很多种作物套种的方案,帮助农民更合理地种庄稼而不必烦恼秸秆的问题。通过套种的方法,可以轻易做到秸秆处理不影响播种、两茬秸秆一起粉碎的情况,这其实就是帮农民节省了一次粉碎秸秆的开支。相比之下,李介桐的表现就实在让人无法满意了,就会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声势大,成效低,还搞得处处局面紧张。

张卫正现在终于明白曾毅为什么能在短短时间内把丰庆县的经济搞得翻了好几番,正如何思贤所讲,曾毅真有通天的手段。可惜的是,张卫正无法使用曾毅,现在市里上下都视曾毅如“公敌”,在这种局面下,自己如果格外关照曾毅,那让覃金*之类的心腹和左膀右臂们作何感想,会寒了同志们的心啊!

做领导,难啊!张卫正心里叹了口气,坐在那里等着曾毅的情况汇报。

曾毅打开公事包,从里面拿出昨天的那份《中化日报》,然后轻轻放在张卫正的面前,道:“张市长,这篇关于大蒜素的报道,不知道您看了没?”

张卫正拿起报纸抖了抖,等看到那个标题,就道:“这篇报道有什么问题吗?”这篇报道张卫正昨天也看到了,心里还挺高兴,万水乡的大蒜产业能够搞大,他当然乐于见到,只是遗憾这个项目没有落在中化市啊。曾毅今天跑来专门提这个报道,难道是有办法把这个项目争取到中化市吗?

张卫正就有点动心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肯定再好不过了,只是他不确定曾毅是不是真有这个打算。再者,曾毅主动跑来找自己提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呢,难道是向自己示好?张卫正觉得不像,曾毅刚到中化市,还有意保持友好态度。可现在基本就是我行我素了,一幅天老大我老二的样子,根本没把中化市的任何人放在眼里,他又怎么会突然跑来示好呢?

“据我调查,这篇报道的内容,全是虚构的!”曾毅一句话就把张卫正的幻想打破了。

“虚构的?”张卫正有些意外,道:“曾毅同志,你讲这话,可是要负责的。”

曾毅点点头,道:“我敢打包票,这篇报告就是假的!”

张卫正就诧异了,《中化日报》再不堪,那也是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中化市官方媒体之一,如果曾毅说《中化日报》刊登了什么虚假广告,张卫正一点都不意外,现在广告没有几个是真的。但曾毅说的这可是一篇新闻报道,既然能够刊登出来,肯定就是经过了三审三校的,《中化日报》应该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就是造假新闻,那也会编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比如邻里纠纷之类什么的故事,倒不至于编这种经济民生方面的新闻吧!

张卫正不敢大意,把报纸放下,两只胳膊交叉放在桌上沉思了片刻,道:“你还调查到了什么情况?”张卫正是见过风浪的人,曾毅不会是为打假而打假,他犯不着去专门挑《中化日报》的错,那就太无聊了,肯定是有另外的发现。

曾毅就道:“问题不是出在这篇报道上,而是出在了报道中的万水乡,具体来说,是万水乡的大蒜产业出了很大的问题,情况很严重。”

张卫正更是诧异,万水乡可是全省闻名的大蒜种植基地,农民在地里种大蒜,能出什么很严重的情况。

曾毅就把万水乡全民炒作大蒜的事情讲了讲,然后道:“根据确实的情况,眼下万水乡所有冷库的存量几近满仓,再有几天,新蒜就要进入收获期了,届时冷库爆仓必然无法避免。”

张卫正吃了一惊,他怎能意识不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要冷库爆仓,接下来必然是蒜价暴跌,甚至跌到赔本都卖不出去,因为存量实在太大了,谁也无法消化掉这么大的量。卖不出去,就只能等着大蒜坏掉烂掉了,不光炒蒜的人会血本无归,种蒜的农民也会遭受重大损失,然后再进一步伤害到农民的种蒜积极性,影响到万水乡大蒜种植基地的地位。

“情况真有这么严重?”张卫正肃声问到。

曾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看着桌上的那份报纸,道:“可能更严重。”

张卫正低头再扫了一眼那个标题,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就不会有这篇假新闻了。单从这篇报道,就知道情况有多严重了,已经严重到不得不靠造假新闻来托市的地步了,这说明那些资本化、市场化的手段此时已经无法阻止万水乡的大蒜崩盘了。作为市长,张卫正不愿意见到自己辖内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大蒜崩盘只是个小事,可要是因此影响到市里的稳定大局,那就是大事了;只是再一想,张卫正也有些恼火,这些奸商为了暴利进行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现在搞不下去了,却要自己这位大市长来想办法收拾烂摊子,想想就觉得火大!

伸手又抽出一支烟,张卫正烦躁地点着,道:“曾毅同志,你有什么好办法?说说看嘛!”

说实话,张卫正很不想管这事,但《中化日报》这么一搞,让市里很被动,这等于是把市里也牵扯进去了,张卫正也不可能去找宣传部的麻烦了,因为你找了也是白找,只能是想办法把市里给撇清,别让人以为是市里联合那些奸商在坑害农户。

曾毅就一本正经地道:“这篇报道上虽然写了有这个项目,但也没说项目什么时候能够上马,或许是八年,也可能是十年!”

张卫正眉头一舒,心道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明天就在报纸上登一篇后续追踪报道,就写大蒜素生产项目十年后投产,我看你们这些人还怎么炒!

“你再说说看!”张卫正看着曾毅,道:“澄清报道只能解决农民惜售的问题,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

曾毅想了想,道:“要想解决炒蒜的问题,根本之道,还在于让炒蒜的人无利可图。没有了利润,他们自然就不炒了!”

张卫正微微颔首,这倒是正理,有利可图众人捧,无利可图狗都嫌。炒作大蒜没有利润,谁又会傻得去炒呢,这些人一头扎进炒蒜之中,无非就是奔着利润去的。

“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出台一些*策和手段,把疯狂炒作的势头打下去,促使让蒜价回归到合理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想办法去找一些大的订单,不至于让它大崩盘。”曾毅看着张卫正,道:“如此持续一年,或许只要半年,那些炒作大蒜的资金看到无利可图,自己就会主动撤退了。”

张卫正再次颔首,曾毅的这个思路十分可行,半年蒜价不涨,那些炒蒜的人肯定就熬不住了。再等蒜就要坏掉了,那时候你不急,他们也会急得寻找出路。只是,到哪里找这么大的订单呢?一旦炒蒜的资金撤退,还是免不了会崩盘。

曾毅此时看着张卫正,道:“疯狂的人,就要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找来的大订单,要优先收购农户手里的当季新蒜。”

张卫正微微一滞,他有些意外,曾毅费了这么大的劲,没想到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那就是让炒蒜的人自食其果,但要保住万水乡种植户的信心和元气。

张卫正就有点明白曾毅的思路了,总体来说,就是市场做市场该做的,*府做自己该做的,就眼下来看,这确实是最现实也是最好的办法了,大蒜的暴涨和暴跌,是市场炒作出来的,那么谁炒作就由谁来负责,但保护好种植户的切身利益,也是*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弄清楚曾毅的思路,张卫正心里就有底了,如此就算大蒜崩盘,也肯定出不了大事。

“这件事,就由农委继续跟进,市里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张卫正选择把这件事交由曾毅去负责。这么精细的事情,可能也只有曾毅能办得了了,如果交给李介桐办,怕是还没等李介桐出手,万水乡的大蒜就已经烂在地里了。

曾毅倒是没有推辞,但也道:“眼下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要想彻底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要成立农产品交易所,把市场的问题彻底交给市场去解决。”

“这个啊……”张卫正看曾毅又提到这事,就不能再装糊涂了,索性主动说道:“我记得你上次好像交给我一份报告,说的就是关于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我最近比较忙,还没来得及看这份报告,等看过之后,我们再找时间细细合计一下。”

曾毅心里有些失望,张卫正倒是不怕事,他今天能够正视万水乡大蒜的现状,就足以证明这点。可张卫正还是无法放下心里的那点芥蒂,同时也缺乏一些“敢为先天下”的魄力,说到底,还是对成立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存在顾虑。

以曾毅的地位和立场,他三番两次,把张卫正催到都厌烦,这已经是他做到的最大程度了。绕开市里曾毅做不成这事,更不能把刀架在脖子上逼张卫正去搞,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继续催、继续再催了。

“好吧!”曾毅只得道了一声。

可能看出曾毅的不满情绪,也许是怕曾毅在万水乡的事情消极对待,张卫正又补充了一句,道:“当然,农委也可以先自行开展一些先期的筹备和论证工作。”

亮瞎你眼

从市*府出来,曾毅的心情有好有坏。在成立农产品交易所的事情上,张卫正依然选择了打太极,可他至少还是给了农委一点的权限,让农委先去做前期的论证和筹备工作,而且在万水乡大蒜的事情,张卫正也支持了自己的思路。总体来说,今天市*府之行还是有所收获的,比起之前每次的无功而返,这次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了,也说明曾毅这些日子没有白折腾,中化市的人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位“公敌”农委主任。

回到农委,曾毅把谢亮宾叫来,道:“你拟一份通知。”

谢亮宾就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然后拧开钢笔,道:“曾主任,通知的主题是什么?”

曾毅想了一下,道:“让各级县乡农委认真做好辖区内农作物种植情况的摸排工作,要搞清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大概的产量,以及以往的销售途径和方式,把摸排的数据汇总成册,今后要录入信息系统。”

谢亮宾有些意外,不明白曾毅让下面的人搞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情啊,以农委的人手,想在短时间内彻底弄清楚辖区内各种作物的种植情况,怕是很难。再者,地里的作物每季都会转换,你费这么大力气搞清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很快数字又变化了。不过,谢亮宾也没有多说什么,把曾毅的吩咐都记在了笔记本上,心里已经筹划着这份通知该如何起草。做好记录,谢亮宾又问:“还有什么别的内容吗?”

“让他们抓紧时间来做这件事,先从大宗的种植作物摸排起!”曾毅又吩咐了一声。

谢亮宾心道好在曾毅还没有昏头,地里种什么的都有,怎么可能每样作物的种植情况都调查清楚呢,能把大宗作物搞明白,已经很不容易了。看曾毅没有别的吩咐,谢亮宾就拎着记录回去起草正式的通知文件了。

曾毅心里其实很清楚,让下面的农委去做这件事八成是做不出什么样子的,估计他们也懒得下这个力气,但县乡农委毕竟最接近农民农田的基层单位,哪怕是有一个他们估算出来的数据也比自己手上现有的数据要详尽准确一些,可以帮助自己对中化市大宗种植作物的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将来规划和管理全市农业工作,也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在没有搞起农产品交易所之前想要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也只能靠这种方法了,总不能让万水乡的大蒜问题在别的作物上再次重演吧!

谢亮宾很快拟出一份文件,拿过来让曾毅看过之后没有问题,就下达到了各级县乡的农委。但估计要从下面反馈回数据,却要等上十天半个月了。

第二天,《中化日报》上刊登了一篇追踪报道,称东江省的大蒜素生产项目预计是八年后开建,十年后投产。在今后十年之内,都对万水乡的大蒜种植产业不会有任何的影响。这篇报道没有让《中化日报》难堪,但也变相对前天的报道给予了辟谣,十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篇报道呢!

第三天,《东江省农业报》又刊登了一篇报道,对全国几个大蒜产区的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是今年是大蒜的丰收年,各大产区的产量都有很大的增幅。报道的最后,还特别提了万水乡,称今年前来万水乡收购新蒜的蒜商数量,比往年锐减了四成之多,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这篇报道是曾毅让人去投的,关于各大产区的产量预测,也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空口瞎讲。至于万水乡的蒜商数量锐减四成,或许没有那么多,但蒜价猛涨之后,其实就相当于是蒜商的收购能力大幅降低。蒜商手上的资金的有限的,如果就按现在的价格走,那么蒜商最终能从万水乡带走的蒜,可能还不到往年的一半呢。所以锐减四成的说法,其实还是往乐观了讲。之所以这么讲,是更直观一些,也方便理解。蒜农只盼价格涨,却看不到蒜价飙涨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销量会下降。大家都想把自己的蒜高价卖掉,却没想过蒜商的钱是从哪来的,那可不是能涨出来的。

曾毅把这两份报纸买了很多,然后让人去给万水乡农委主任周世民送了过去,让他在万水乡给蒜农派发一些,提醒蒜农注意惜售的风险。报纸派出去之后,万水乡的蒜价终于结束了连续上升的势头,开始出现了小幅回落,由飙涨后的三块六回落到三块钱左右。

上午正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就听到外面一声急停车的声音。曾毅抬头去看,透过窗户看到外面来了一辆保时捷,万水乡蒜业协会的理事长史志勇从上面跳了下去,脸色不是很好。过了有一分钟,就传来敲门的声音,曾毅喊子一声“请进”,门缝处就露出史志勇的模样。

市农委是个清闲衙门,曾毅本身就没多少事情可做,农委办公场所也没有什么机密的东西,所以曾毅就没有配秘书,除了一些模板化的公文交给谢亮宾去起草外,其余事情都是曾毅亲力亲为,所有前来农委办事的人,都可以直接来敲曾毅办公室的门。对此曾毅觉得挺好,其实很多岗位的领导都是不需要配秘书的,也没有必要配秘书,一是现在领导普遍文凭都高,不管是看文件写材料,完全可以胜任;二来很多岗位并没有很繁重的工作量,领导完全可以做到亲力亲为。再者,领导普遍标配秘书本来就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开国之初,很多开国功勋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有的人突然做了领导,却很有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这时候就必须要有配个秘书了。可放到眼下,不论大小领导郝要为自己配个秘书,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曾主任,忙着呢?”史志勇进门之后,又成了一副弥勒佛的笑脸,完全没有刚下车时的脸色不善。

“是史理事长大驾光临啊!”曾毅笑着放下手里的文件,抬手指了指面前的椅子,道:“请坐,请坐!”

“谢谢曾主任!”史志勇很是小心翼翼,朝曾毅半躬着道了声谢,这才走上前来,把半边屁股放在椅子上,道:“自从上次见过曾主任,我就被曾主任的风采和学识深深地折服,今天到市里办事,我特意过来拜访曾主任。”

“言重了,史理事长言重了!”曾毅笑着一摆手,他又不是第一天入仕,史志勇这种恭维话对付一般的年轻官员还行,但在曾毅这里根本就没有市场。

史志勇没有从曾毅脸上看出异常,就按照自己的套路进入第二阶段,道:“不知道有没有荣幸跟曾主任吃顿饭,我还有很多的问题,要想曾主任您请教呢!”

“吃饭还是免了吧!”曾毅还是笑着摆手,如果换成其它年轻官员,怕早被史志勇棒晕了头,谁不愿意自己被人重视啊,曾毅笑道:“我最近肠胃不舒服,只能喝粥调理,史理事长的好意我领了,但吃饭就免了,有什么事,你在这里讲也一样。”

史志勇有些意外,自己百试百灵的套路,今天竟然是失灵了,难道曾毅真的是肠胃不舒服?史志勇也不好再提吃饭的事,道:“这个情况我不知道,有点唐突冒失了,还请曾主任多多海涵。”

曾毅还是摆手,等着史志勇的正题。

史志勇倒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想来想去,他突然打开随身手包,道:“你看我这记性!我前两年也是肠胃不好,刚开始也是喝粥进行调理,后来有一位朋友介绍了个方法,说是常打高尔夫球可以治疗肠胃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去打了一个月,效果还真是不错,现在是能吃能喝!要不,曾主任您也试试这个方法?”说着话,史志勇就从包里拿出一张金灿灿的卡片,道:“这是一张云海市云顶高尔夫俱乐部的卡,是我自己的卡,但没时间去玩,放着完全就是浪费。曾主任不嫌弃的话,可以去试试,也算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

曾毅一阵好笑,这史志勇也太能扯了,自己随便胡诌了一个肠胃不好的借口,这史志勇立马都能把送礼和治病合二为一,一般人还真没这机灵劲。可惜史志勇看错了对象,曾毅自己就是大神医,什么打高尔夫治疗肠胃病,根本就是瞎扯淡!

“真有这事吗?”曾毅颇有兴致地问了一句。

“确实,确实!”史志勇笑得脸上的肥肉都开始抖了,心道你这小狐狸再滑头,也斗不过我这个老猎人。这云顶高尔夫俱乐部的贵宾卡,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要交三十万的入会费呢,原来这小子好这个啊。史志勇把胸脯拍得山响,道:“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效果绝对是千真万确啊!”

“史理事长这么一讲,看来我以后还真得常去打打高尔夫啊!”曾毅笑着说到,然后拉开抽屉,随手就从里面拿出了一叠卡,道:“上次朋友给了一张卡,说是可以打高尔夫,我扔进抽屉里就给忘了!到底是哪一张呢,我找找看……”说着,曾毅把那叠卡随手往桌上一扔,哗啦一下摊开了。

史志勇一看,当时眼睛直接瞪大,然后整个人傻在了那里。曾毅拿出的这些卡,无一例外,全都是云海顶级俱乐部的贵宾卡,而且是那种你无论花多少钱都办不来的超级贵宾卡。史志勇见过,但一张都没有。如果只是一张的话,还不足以让人震惊,可曾毅随手一抓,就从抽屉里拿出这么多的卡,数量之多,几乎可以铺满了整张桌子。史志勇此时惊得连下巴都快掉了下来,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真人不露相,什么叫做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可有可无

史志勇就有些惶恐了,屁股哪还能在椅子上坐得住,起身恭敬地站在曾毅面前,等着曾毅的下文,脸上更是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

史志勇也是个能人,从一个小小的蒜商,到今天积攒下惊人巨富,他还是有些手段、有些眼力的。市里省里的报纸接连指向万水乡的大蒜销售问题,史志勇就感觉到这里面有些不对劲了,一番求证之后,他将暗中干涉万水乡蒜价的人物锁定在了曾毅身上。

今天来农委之前,史志勇并没有任何的压力,在他看来,曾毅不过是一位年轻的干部罢了。对付这种干部史志勇很有经验,一番吹捧再加好处奉上,然后再暗示涉及到炒蒜的还有很多市里的领导,曾毅必定就会偃旗息鼓的。但史志勇万万没想到的是,曾毅的来头居然如此之大,人家根本就不缺自己送上的那点好处,更压根不怕任何人的挑衅和威胁。

史志勇的脑子可没有发昏,能够拿出这些卡的人,背景岂是自己能够招惹起的。别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万水乡蒜业协会理事长,就是中化市的市长书记,也未必能从人家曾毅这里占了任何便宜啊。

曾毅拿出那些卡,史志勇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万水乡的炒蒜问题必须解决掉,现在就看你有没有觉悟了!

看到史志勇的态度变化,曾毅就知道史志勇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史志勇觉得自己对付年轻干部很有一套,而曾毅对付史志勇这样的小商人,更是驾轻就熟,要让史志勇这样的人感到惶恐,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曾主任……我……”史志勇捏着手心里的汗,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他今天是来劝曾毅不要插手万水乡的事情,可现在他哪敢说这话。

曾毅也没有再划拉那些卡,随意往椅背上一靠,道:“史理事长今天到农委来,还有别的事情吗?”

史志勇见曾毅开口询问,就赶紧道:“主要……主要就是来拜访曾主任的。”

“蒜商反映的问题,史理事长查证过了吗?”曾毅又问。

史志勇自然是不敢再哄瞒曾毅了,市报省报上的新闻,都是直接针对万水乡的炒蒜问题而去,显然曾毅已经对万水乡的蒜业问题了解很深,史志勇就道:“经过调查,确实有这么回事。”

“一边是蒜价越涨越高,一边却是蒜商收不到蒜。史理事长认为这种情况正常吗?”曾毅的目光直视着史志勇。

“是……是有些反常!”史志勇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冷汗已经把后背的衣服给打湿了。

曾毅的手指在桌上轻轻一敲,道:“作为万水乡蒜业协会的领袖,不知道史理事长有没有拿出什么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史志勇能有什么对策,他的对策就是来农委要劝曾毅放弃对抗,但现在肯定不敢再提这事了。史志勇还算有点机灵劲,当下露出谦恭的笑容,道:“还请曾主任给我指条明路。”

曾毅“唔”了一声,他对史志勇的这个态度还算满意,道:“你的这个理事长,是万水乡的蒜农蒜商共同推举出来的。促使蒜价回归合理、保障蒜农的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应该是史理事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吧?”

史志勇就明白曾毅的意思了,只要万水乡的蒜价保持合理,市场交易正常,那么市里就不会有进一步的动作。反之,如果万水乡的炒蒜势头继续蔓延下去,市里必然就会拿出雷霆手段。

曾毅的话既是指示,也是警告,如果你史志勇的屁股放错了位置,联合别人坑害蒜农蒜商的利益,那么万水乡的大蒜一旦出了大问题,就要有人出来为此事负责,这个人自然就是你史志勇了。面对曾毅的警告,史志勇连辩驳的勇气的都没有,他相信曾毅说到就肯定能做到。史志勇脸上的肥肉颤了几颤,弥勒佛般的笑容也变得有些勉强,道:“曾主任说的是,说的是!”

曾毅看史志勇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不想再跟史志勇多讲,不管史志勇是真明白还是阳奉阴违,曾毅其实都并不在乎,因为要保障万水乡蒜农的切身利益,靠史志勇肯定是靠不住的,还得靠自己来想办法。

史志勇看曾毅那边端起茶杯喝水,就知道自己该走了,他道:“曾主任,那我就不打搅您的工作了。”

出了门,史志勇才伸手抹了一把脸上的冷汗。今天事情的进展,和自己预想的竟然是完全相反,本以为自己暗示炒蒜牵连之大后,惶恐的会是曾毅,谁料到惶恐的人是自己,而且惶恐到连炒蒜的事都没敢提。

史志勇离开之后,谢亮宾又进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道:“曾主任,科丽县农委刚才让人送来一份材料,是关于科丽县作物种植情况的反馈。”

曾毅有些意外,按照他的估计,下面这些区县要反馈回信息,至少要半个月之后了,没想到这才两天就有了反馈。

“放下吧!”曾毅说到,他心里对这份材料没有什么期望,两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弄清楚辖内的作物种植情况,科丽县这怕是随便编造了一份数据送过来的吧。

谢亮宾把文件夹端端正正放在曾毅桌上,道:“另外,他们还送来这份请柬!”说着,谢亮宾把一份红色贵宾邀请函,放在了文件夹的上面。

曾毅就拿起那份邀请函,心里苦笑一声,中化市竟然还有人能记起自己这位市农委主任,这很不容易啊。打开一看,是科丽县农委邀请曾毅前去参加于一个月后在科丽县举行的“科丽县首届西红柿节”的邀请函。

“科丽县的西红柿节是怎么回事?”曾毅就问谢亮宾。

谢亮宾道:“科丽县是我们中化市的农业县,经济在市里一直都是垫底。去年科丽县和一家大型果汁企业达成投资协议,要在科丽县建一座现代化的果汁厂,主要生产西红柿汁。在这个背景下,科丽县号召全县农民大力种植西红柿。这件事被张市长当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典型来宣传,并且上了省报。果汁厂开工建设的时候,张市长还亲自去参加了奠基典礼。”

曾毅就点了点头,他上任之初也曾到科丽县去调研过,可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果汁厂,不过曾毅也没放在心上,自己那次调研属于是了解熟悉大概的情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又随意问了一句,道:“果汁厂什么时间能够投产?”

谁知谢亮宾摇了摇头,道:“这个就不清楚了。”

曾毅一听就皱眉,心道谢亮宾这样回答就太不应该了,既然是市里树立的典型项目,怎么可以如此不关心呢,何况这件事还跟农委的职责有一定的关系呢,而谢亮宾竟然连果汁厂什么时候投产都没弄清楚,这是工作上的极大疏忽。

“邀请函我收下了,届时有空的话,我会去参加的!”曾毅向谢亮宾吩咐了一声,也没有指责谢亮宾的疏忽,想着反正西红柿节自己要去科丽县,届时可以去实地了解一下。

史志勇回到万水乡之后的第二天,万水乡蒜价继续往下跌,跌幅虽然不大,只是从三块钱跌到两块八,但本来打算捂蒜待价而沽的蒜农,就开始有一些坐不住了,前几天自己要是把蒜卖掉,每斤可以多赚将近一块钱呢,这一耽搁,损失的都是钱啊。

曾毅一直都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