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胃爱健康丨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诊断胃病,看 [复制链接]

1#

胃病的形成和我们日常饮食息息相关,所以借助对患者日常饮食的询问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掌握胃病患者的情况。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学习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诊断胃病。

一问患者食欲和食量

食少纳呆:患者吃的东西不能及时进行消化,久而久之导致了食积的出现。患者有饱腹感就会出现纳呆的情况。主要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治则指导用药。

厌食腹胀:主要是由于食物滞留在胃脘,不能消化,导致患者没有胃口,腹胀不消化,可建议服用助消化等药物。

厌食油腻:胆囊不好的人,脂肪肝或是肝炎的患者,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就会出现厌食油腻的情况。中医角度来讲,就是由于肝胆湿热,影响了胃的功能。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建议清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消谷善饥:一般糖尿病人会有这样的症状,食量大,总是觉得饿,中医认为是胃火大引起的,“胃火”能消化食物。消化的快,所以患者总是觉得饿。

嗜食异物:儿童多见,一般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或虫积所导致的。

二问患者的日常饮水

渴喜冷饮:这种情况也是由于胃火致盛造成。热盛伤津,人体津液不足就喜欢喝凉水,以水来灭火。

渴不多饮:主要是指,患者有口干、口渴的感觉,但又不愿意饮水或饮水不多,这是轻度伤津或津液输布障碍所致。

口干不欲饮:兼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弱,这是属于阴虚症,主要是由于阴精亏虚、虚火内扰所致。

多饮、多食、多尿:消渴症,多指糖尿病人,胃火致盛,阴虚火旺造成的。

三问患者的口味

口苦:苦是火的味道,火烧糊烧焦物质形成的苦味,一般都是胃火、肝胆火旺、肝胆湿热导致的。

口淡乏味:多数由于中焦虚寒导致的,脾胃阳气不足所致。

口甜或口腻:一般是由湿热引起的,脾胃湿久即化热,湿热上盛出现口腔内的黏腻感。

口酸:中医来讲酸入肝经,酸味是肝的问题所引起的。

口咸:中医来讲咸入肾经,一般都是肾虚造成的。

以上是小编总结归纳了基层名医宗峰老师在日常诊治患者时的简单的辩证方法,通过询问患者的食欲食量、口渴饮水以及口味的情况,为我们更好的辨别患者的症状,从而能够对症下药一步到位。

宗老师提到:康复新溶液剂在胃病治疗过程中的突出效果,胃病的病因是黏膜性疾病,即胃黏膜受损导致的胃病的发生,好医生康复新溶液剂在胃病的治疗过程中起到的正是修复胃黏膜的效果。标本兼治,才能解决胃病反复发作的难题!同时,一定要记住康复新溶液剂需要按疗程服用!要想了解更多的辩证论治用药参考等详细内容讲解,扫码下方直播海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