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复制链接]

1#
夏季治疗白癜风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凡事都要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这是并不富裕的裕民县近年来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按照这一思路,2012年,裕民县共投入5.4亿元,实施了30余项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占财*总支出的72%,是近年来民生投入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本报/李春霞


    幼儿园像童话里的城堡


    “新建的幼儿园又大又宽敞,高高的楼房刷着漂亮的颜色,像童话故事里的城堡一样。”对自己孩子所在的裕民县双语幼儿园,叶尔拉汗这样描述。


        6月21日,来到裕民县双语幼儿园。刚进园,就被园里的多种游乐设施吸引了,滑梯、迷宫、戏水池、塑胶跑道、沙坑、攀岩墙等。两栋教学楼名字别出心裁,分别为“爱心天地”和“钻石城堡”。随便走进一间教室,里面电钢琴、录音机、液晶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与教室相通的是孩子们的宿舍,一张张小床整齐排列,铺着干净的床单被褥。“每个班的教室、宿舍、卫生间相对独立。”该幼儿园园长牛海霞说。


        牛海霞告诉,该幼儿园原校舍是一栋平房,设施简陋。2009年,裕民县委、县*府将“双语”幼儿园建设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投资700万元,新建了近3000平方米的双语教学楼。如今,幼儿园幼儿保健室、美术室、图书室、科学探索室、舞蹈室等各功能室齐全。今年4月,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全疆22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裕民县双语幼儿园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幼儿园环境好,教学质量高,附近的农牧民都把孩子送来。如今,幼儿园里已有900多名孩子,在园人数达到饱和。为此,2012年,裕民县又投入资金760万元,新建了裕民县第二双语幼儿园,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第二幼儿园建成后能容纳400余名幼儿入园,能缓解目前的入园压力。”牛海霞说。


    想进敬老院的人越来越多


    “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服务员照顾得很周到。”6月22日,75岁的李九元提起裕民县敬老院,止不住地称赞。


        李九元是吉也克镇的村民,刚住进裕民县敬老院3个月。3个月的时间,打消了她之前所有的顾虑,让她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她住的是标准间,两人一间,房间里水电暖、淋浴、卫生间都齐全,食堂一日三餐顿顿不重样。关键是敬老院的服务好,工作人员对老人们嘘寒问暖,生病了还有专门的病号饭。没事了,她和老朋友们一起去逛逛街,生活悠闲惬意。


        2009年,裕民县投入1200多万元,建成了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会救助站综合楼。如今,养老院的100多张床位全部住满,除了80多名五保老人外,还有30多个自费老人,这里有一半多的人来自农牧区,“


    很多人愿意把老人送到这里,他们觉得老人能享受这么好的养老条件,自己也尽了孝心。”裕民县敬老院院长李雪梅说。


        随着敬老院名气在外,如今,要求到裕民县敬老院自费养老的人越来越多。为此,裕民县又投入资金1000万元,于2012年开工建设了裕民县老年公寓,设有活动室、康复训练室、器乐娱乐室、医务室等功能间,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老人们在这里颐养天年,幸福地度晚年。”李雪梅说。


    定居牧民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6月21日,在距离裕民县城7公里的察汗托海牧场阿克铁克切牧民新村,哈萨克族牧民沙依劳


    那山正在自家的小商店里忙活着上货。从去年10月份搬到这个定居点以后,他家除了养羊,还开了个小商店,生意挺红火。


        阿克铁克切是察汗托海牧场的部分牧民定居点,位于巴尔鲁克山塔斯特旅游风景区,距离县城50多公里,交通不便,也没有水电暖、医疗等设施。去年,裕民县将阿克铁克切牧民搬迁列为民生工程,投资1000万元,将该区域牧民整体搬迁至距离裕民县城7公里处。如今,


    户牧民已陆续搬进了阿克铁克切牧民新村。34


        定居给阿克铁克切牧民带来很多便利。房子里通了自来水、照明电。更重要的是,由于离县城7公里,孩子上学,牧民就医等都十分方便,孩子在县城上中学,“


    今天是周末,孩子一会儿坐班车就回来了。”沙依劳


    那山说道。


        牧民定居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牧民在自家的小庭院种蔬菜,有些牧民雇人放牧,自己则开起了小商店或者出去打工,跑运输,利用各种门路增收。


        投资近千万元的阿克铁克切牧民新村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完工后,将有40户牧民搬到这里。他们原来位于风景区的住房将被拆除,逐步恢复生态自然原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