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主任啊,10月31日我参加了您的告别仪式,却因为坚守在工作岗位,没能为您鞠一个躬,献一枝花,可我知道您一定不会责怪我。您是我尊敬的人,这三个鞠躬,今天我必须补上!”说罢,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金劲笔直立正、面向东方深深鞠上了三个躬。不少台下观众至此,也默默地拭去眼角的泪水。
今天(11月5日)下午,中共广州市委在市委礼堂举行李世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原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世全同志生前的4名同事战友作为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团的成员,强忍悲痛与满怀思念,站在宣讲台上,追忆李世全同志忠诚无悔、拼搏担当的30年从警岁月,讲述李世全同志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的英雄人生。
他永远是一个奋勇拼搏的人
“在他牺牲前的那段日子里,我也是经常忙于随警作战等宣传工作,现在想来,反倒感激这样的忙碌,让我有机会用摄像机记录下他工作时的样子。记得最多的时候,一天里我们有四次在不同场合拍到他,从早上到深夜,从会议现场到安保一线,从广州的南端到北面。我很佩服,比我年长20岁的他怎么这么能“跑”。而身边的同事提起他,也就一个字——拼!他拼命工作,拼命坚守,拼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第一位讲述民警金劲来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当提及到李世全同志的最后时刻,眼泪已经止不住顺着他的脸颊流下。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习近平总书记训词精神,已成为广州公安钢铁烙印,更是李世全同志早已融入到血脉里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广州公安圆满完成了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还有今年的疫情防控,国庆中秋“双节”安保。所有重大工作,李世全同志一件都没落下。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抗疫第一线,他布置一项又一项任务,巡视一个又一个防疫点,先后30多次到防疫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和检查慰问,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从9月25日到10月25日他牺牲的那天,整整30天,他是白天在外检查督导,晚上回办公室继续处理公务,他几乎每天吃住在单位,办公室里存放的2箱方便面已被他吃掉了大半。“主任啊,方便面我们还给您买,可您已经再也吃不上了!”。
年冬天,南方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数十万旅客滞留在只有0.1平方公里的广州火车站广场。那是广州公安安保史上最惊心动魄的11天!时任治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的李世全在春运指挥部里连续熬了4个通宵,时刻注视着火车站现场的情况,随时指挥现场管控分流。尤其是1月31日,部分车次恢复了通车,归家心切的群众闻讯后又一次涌向广场,人潮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汹涌,形势更加的严峻。再不迅速疏导人群,就要出大事了!李世全一心扑在人群区域切割方案上,伏案在作战地图上画圈圈、标数字,紧张地进行人数测算,他目标明确,必须立即把人流疏导方案做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就在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站起来准备布置的时候,身子猛一摇晃,直接晕倒在办公桌。大家赶紧扶他去旁边的沙发上休息,他醒过来后刚喝了口水,中广场防区告急的消息传来,他又马上从沙发上弹起来,直接奔赴现场。
还是年,李世全同志接到了奥运火炬传递广州站的安保任务,不容有失!他迅速理清思路,转身又投入到奥运火炬保卫团队,整整70天,他都吃住在单位。活动当天,现场必须有一个能够及时掌握火炬传递动态,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人,而他最了解现场情况,所以这个人只能是他!李世全同志拿着对讲机一路跟着指挥车和火炬奔跑,火炬传到哪儿,他就跑到哪儿,全程10多公里。可就在火炬即将到达最后一站体育东路的时候,对讲机里传出天河体育中心东门被群众堵死的消息,车队无法通过。此刻,所有人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儿上。李世全同志凭着已熟烂于胸的工作预案,立即调配最近支援警力,从外围疏导人群,硬是从人群切出一个口子,让车队顺利进入了天河体育中心。有领导后来对他说,世全,幸好有你啊!活动结束了,他心疼自己的兄弟,对安保团队说,大家辛苦了,回去好好睡一觉吧,可他自己却在第二天早早回到了单位。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有和他同期入警的好友曾劝他“你以为自己还年轻吗,这么拼命干什么?也不怕把身体累坏了”。李世全同志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但他依然选择了坚持。年12月,李世全同志血压突然过高,高压一度达到多。医生强制命令他必须入院。他实在拧不过,就只能跟医生商量,可以办住院,但他只能每天医院输液治疗。就这样,他医院,拔掉针管第二天又准时返回工作岗位。他不想让人看见自己手上的针孔,就总是披上一件西装。在他牺牲后,同事们整理遗物时在办公桌左边抽屉才发现藏着一个小药箱,里面满满是各种药物,在李世全同志眼中,保守这个“秘密”,与同事始终一起并肩战斗才是最好的治疗。
“在一次次历史大事件面前,他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拼搏一生。他的一生,在历史的洪流中奋楫扬帆,也在止于至善的细微处精彩绽放。”事迹报告中,金劲数度哽咽。
他永远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
来自越秀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单单给听众们讲述了李世全同志的告别仪式上的一个小细节:当天众多哀悼者中,有一位不远数百公里奔波、带着全村村民嘱托而来的老人,面对着李世全同志的遗像泣不成声:“三年了,每次都是你来看我们,这次换我来看你,怎么就是最后一面了呢。”这位老人叫孔祥标,是梅州大埔县梓里村的村支书。梓里村是广州市公安局对口帮扶的贫困村,3年来,李世全同志作为市公安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先后20多次、每次往返近千公里去当地看望村民、指导当地扶贫工作,向他们传递中央精准扶贫的心意、带去走向富裕的希望。
梓里小学的校长范伟增特别记得李世全同志,他总说“李主任虽然远在广州,但比我这个校长想得都细。”年,李世全同志到学校走访,看到饭堂条件差、学生们的午饭冰凉。深受老胃病之苦的李世全同志心想,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得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热饭。回到广州后,他立即牵头相关部门研究落实,着手为学校翻修饭堂、新建午休室,如今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吃上了卫生、暖心的午饭,还能好好睡上个午觉。
村里贫困户陈以清特别感激李世全同志,是李世全同志在实地把家里情况摸得仔细,把扶贫政策用好用足,协调多个部门,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住房安置问题。今年1月,他们一家终于搬离了原来的地质灾害区,住进了62平方米的新房子。李世全同志还细心地考虑到陈以清身患残疾、后续生活存在困难的实际,专门为他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保障他和家人的生活。陈以清为此无数次找到驻村干部问:“那位广州来的头发花白的寸头领导,什么时候再来啊?我要当面感谢他!”不止是陈以清,梓里每位村民都对李世全同志充满感激。今年,全村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可惜,李世全同志已无法再次踏上那一方土地,亲眼去看看脱贫致富后的乡亲们了。
对于群众而言,李世全同志是一位好干部;对于广州警队而言,他还是一位好领导、好兄长,处处为民警员工排忧解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