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起胃疼,掏空钱包心更疼成年人有多脆弱, [复制链接]

1#

比起胃疼,掏空钱包心更疼

成年人有多脆弱,缺一次钱你就懂了

作者:曼格格首发:安详心世界(ID:axxsj6)知乎上网友

Amos的见闻让人心酸不已:一个穿着破旧的50多岁老阿姨拿着一张单子在大夫身边晃悠了半天,终于在大夫不忙的时候,上前小声问道:“医生,这个检查我能不能不做?有点贵,我胃也没那么疼的。”得到大夫的否定回答后,她看着手中的单子,叹了口气,走到门口,对一个焦急等待的男子说道:“没大事,咱不检查了,回家吧。”这么“贵”的检查到底是什么?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胃镜检查,价格在元左右。半年后,医院,结果是胃癌晚期。她直接回家去了。对于有些人来说,两三百元,不够他们一顿饭钱,但对这位阿姨来说,却重逾生命。小品《不差钱》中,赵本山说:“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呢,钱没了。”生命中有个你当初他说完这句话,满场爆笑;如今,多少人像这位阿姨品出了话中的心酸!恰如前段时间刷屏的句子:“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生活的真实面目,莫不是如此!

01

成年人的体面,大多是钱给的

上周末,老妈突然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姑娘呀,你真的该给自己存点钱了。”原来,表哥由于遇到了一些困难,跟哥们借了一万块钱,说好了年底还。谁知,没过多长时间,在遛弯时,遇上了这哥们的妻子,对方一看表哥走近,不顾是在公共场合,便大声的说起来:“这人呀,手里没钱,就紧着点花,借别人的钱过自己的日子,咋就不想想别人家怎么过呢?”这番指桑骂槐,让表哥羞得满脸通红,只好“落荒而逃”。后来几天,表哥从其他亲戚那儿东拼西凑一万块,赶紧还上。钱是还上了,表格也扬言和从小玩到大的哥们断交。但碎成一地的自尊,却再也拼不回原样了。同时,我也收到了老妈的劝诫:“多存点钱吧!兜里有积蓄,腰杆子才不会塌下去。”毛姆在《刀锋》中写道:“钱能给人带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求人。”此话虽历经岁月的淘洗,但依然通透入骨,直指现实。”去年夏天,在星巴克无意间听到的一段对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女孩跟自己的闺蜜吐槽:“气死我了!从小到大,我爸妈最偏心我哥了,什么好的都想着他。结果,我嫂子说我爸妈就会‘吃白饭’,要赶他们出去住,我哥那个怂蛋竟然什么话都不说。”“那你打算怎么办?跟你哥理论?”女孩儿的声音立马昂扬:“懒得理他!我让我爸他们自己去看房了。他们看好了,我到时候请个假,回去买下来。反正在我们那买房也花不了多少钱。”多么“豪”气十足的回答呀!我敬佩女孩对父母毫不犹豫的付出,但我更羡慕她“一掷千金”的豪爽,让人觉得“倍儿有面子”。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姐有钱”。电影《寄生虫》有一句台词:“钱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熨平了。”生命中有个你此话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钱”的确能解决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至少对大部分的普通人如此。

02

随心所欲的选择,往往靠钱成全

一次午餐时,同事抱怨:“这份工作太辛苦了。活儿多钱少,还经常加班,而且一出点儿毛病,老板就找我茬儿,真不想干了!”结果,还没等我想好劝慰的话,她紧接着又说:“算了,我下个月要换房子,而且就今年这个情况,我还是先老实地眯着吧。”说实话,类似这样的情景,我们谁没经历过呢?任务重,加班多,工资低,老板苛刻……随便哪个理由,都能让人分分钟想辞职。可想想车贷、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的担子,再看看空空如也的钱包,卡里四五位数的可怜存款,最终,多少人选择在苟且中委曲求全!生命中有个你其实,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影视剧里,那些因为缺钱不得不做违心的选择之事,屡见不鲜。不过,也有人因为有钱,能将生活给的巴掌,立刻扇回去。同样是男人出轨,《下一站幸福》中贺繁星的闺蜜,选择了装聋作哑,隐忍退让;而《美人鱼》里的*却十分自信地打出去一耳光:“我拿三百亿出来跟你玩,你当老娘是空气啊,居然去泡一条鱼。”截然不同的选择,源于截然不同的经济基础:一个因为手里没钱乞求庇护,一个用钱自建避风港,遮风挡雨。畅销书作家韩梅梅说:“有了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了钱,你可以自己决定不做什么、拒绝什么;有了钱,你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不违心地生活。”钱,不仅是一张有面值的票子。大多时候,它能孕育出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03

抵达梦想的远方,需要用钱保驾护航

之前,王石的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先做做公益或是探险,别老想着赚钱!”被网友喷上了天。或许是富有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他不知道有些人的梦想,常常会因为没钱而不得不困死浅滩。即便有人能勇敢坚持自己的选择,但也要承受外界的一些风言风语。今年高考后不久,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荣,以文科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一个争议点就是:身为寒门少女,既然考了这么高分,为什么不去读一个将来更好就业、更能赚钱的专业?生命中有个你网友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基于她的“寒门”背景。同样的选择,放到有钱人家的孩子身上,大概就是另外一番场景了。在纪录片《出路》中,曾看到过这样两段经历:穷人家的姑娘马百娟,她的理想就是读书,去北京上大学;富人家的姑娘袁晗寒,却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初高中,但毫无目标,选择了中途辍学。之后,她排过话剧,开过酒吧,去德国学过艺术,在公司里实习……其间,经历了不少挫折。几年后,因为贫穷,马百娟没能走出家乡的那座大山,梦想于她而言,成了*粱一梦;与此同时,镜头前的袁晗寒开了一家自己的艺术投资公司,实现了人生价值。寒门儿女的梦想,大多禁不起折腾,一个浪头打来,就是“船毁梦断”,再无翻身的可能;而出身富裕的孩子,虽经挫折,但却永远能够从头再来。钱,也许无法帮人实现梦想,但至少可以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为其保驾护航。它能赋予你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你充满勇气,迎着风雨,自由去飞翔。初出茅庐那几年,我曾觉得谈钱很“俗”。经过了几年的生活锤炼,才明白:手里有钱,生活任我行;兜里没钱,简直寸步难行。今年的一场疫情,把从前的“体面”折腾得一干二净,缺钱的无助与无奈,也暴露得一览无余。民间有句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所以,趁着时光尚早,精力尚好,努力赚钱吧!愿你的余生无需为钱所困,愿你能在精彩的世界里,肆意而活。

作者:曼格格,90后老阿姨,有着一颗不老的好奇心,带你一起慢品人生百味,漫赏万种风情。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