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胃病挂什么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医科普浅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几种常用 [复制链接]

1#

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迫切需求大量的水谷精微,但宝宝脾胃的运化功能与成人相比还较弱,容易因饮食不节、偏嗜、过度进补等原因损伤脾胃,所以宝宝们脾胃病最为常见。正是由于脾胃病比较常见,有的治疗起来并不难,往往就会被我们忽视。近年来,小儿脾胃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还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还是要引起注意。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胃病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小的优势。而且主要的治疗手段是辨证用药。近现代,有诸多医家对小儿脾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探讨,提及较多的为“运脾”与“扶土抑木”两大用药法则,其次“和胃”“升降气机”“寒热并用”“从痰湿论治”等用药法则也较强调。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几种治疗小儿脾胃病的常用药物。

01

炒三芽

炒稻芽、炒谷芽、炒麦芽

炒三芽即炒稻芽、炒谷芽、炒麦芽,均属于消食药,而且它们还是消食药中比较特殊的药物。一方面,三芽为种子之芽,种子内藏元阳。另一方面,发芽为植物繁殖发育之时,其芽内含一元始生之气,与小儿少阳生长之机十分吻合,故三芽为具有“升发少阳”作用的药物。在春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使用三芽鼓舞脾胃之气,调动少阳升发之机,更有促进宝宝生长发育的作用。

炒三芽均性甘味温,归脾、胃经。前人经验,三者均能消食化积、开胃下气。且三芽皆为谷物之芽,入脾能升发脾气,鼓动小儿清灵脏气以恢复运转之机。由此可见,三芽共同使用,在消食的同时,能开胃醒脾,升发脾胃之气,恢复纳运之机。夏暑季节,暑多夹湿,天气炎热,气候潮湿,容易损伤脾胃,脾为湿困,使宝宝胃口减差。此时,用三芽醒脾开胃,消食化湿,既能解暑祛湿,又能醒脾开胃。

02

鸡内金

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二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治小儿食疟,疗大人淋滴、反胃、消酒积,主喉闭,一切口疮,牙疳褚疮。”鸡内金是鸡的肌胃内膜,内含大量消化酶,较早期的药理研究证明该药物能增加胃的分泌量、酸度、消化力,并能增强胃的分泌机能。相较于山楂等消食药,鸡内金消食导滞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的健运脾胃的作用,能够起到消中有补,因此服用鸡内金可以做到不损伤宝宝脾胃正气;另一方面,山楂之类善消肉食积滞,而宝宝相对于成人食肉较少,很少出现肉食油腻积滞,而鸡内金善消一切米面薯蓣乳肉食积。故宝宝出现积滞胃肠之症,多用鸡内金消食健胃。

03

六神曲

六神曲又名六曲、神曲,最早收载于《药性论》,现在多由面粉、麦麸、赤小豆、苦杏仁、青蒿、苍耳、辣蓼按一定比例发酵制成,是传统发酵曲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六神曲,性甘辛温。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止泻。临床主要用于因饮食失节,食积停滞所引起的脘腹满胀,呕吐泻痢等消化不良症状。因神曲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的宝宝。炒神曲治疗婴儿腹泻,治愈率高。不仅如此,六神曲常被用于健胃消食、调理脾胃的食疗药粥中,如神曲茵陈粥、神曲山楂粥、治疗脾失健运的厌食症的神曲粥以及治疗小儿疳积的二芽神曲粥等。同时神曲常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各种小儿腹泻。

小提示

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胃,有时还会结合宝宝们的不同病症,配伍不同的药物。例如配伍清热药*芩,泻肝胆之火;配伍解表药柴胡,解少阳郁滞;配伍补虚药白术,补益脾气等等。当然在运用中药时,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大夫,进行诊治之后,在专业指导下,抓取适宜宝宝且准确剂量的中药,如此一来,各位宝宝一定会药到病除。我们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够健康成长!

供稿∣药剂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链接,手把手教您操作

医院智慧门诊——自助机篇

医院智慧门诊——手机应用篇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